2023-02-04 19:19 1101
对于普通百姓,甚至种植户来说,大家对农药的印象不过是毒药。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已经离不开农药了。既然不能离开,我们就应该多了解它。要把它控制得更好,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回到主题,农药真的有毒杀虫吗?
农药作用方式有很多,并不都是依靠毒性来杀虫,现在来简要介绍农药杀虫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胃毒型农药:害虫吃进去毒发身亡
毒性农药是杀虫剂作用于害虫的消化系统等。害虫只有吃了毒药才能发挥作用。毒死蜱、敌百虫等有机农药均为有毒农药。这种农药不仅对害虫毒性大,而且对人类等哺乳动物也有一定的毒性。例如,毒死蜱属于中毒农药,但并不是所有的有毒农药毒性都很大。
目前常用的鳞翅目害虫防治药剂氯苯甲酰胺的主要作用方式也是病危。害虫食用喷洒氯苯甲酰胺的作物后,胍受体激活后,害虫细胞释放钙离子,导致害虫最终瘫痪死亡。氯苯甲酰胺毒性微毒,对人体和哺乳动物非常安全,即使是危重型农药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农药。
二、触杀型农药:见血封喉或接触封喉杀虫
这种农药见血封喉可能还不恰当。封上喉咙可能更合适。触杀型农杀虫剂一般通过害虫体壁进入害虫体内下毒。最典型的代表是拟除虫菊酯农药。主要有溴氰菊酯、甲基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如果病危型农药被害虫吃掉中毒,触杀型农药与螨虫接触会对有机农药中毒,既有触杀功能,又有致危作用。
三、内吸型农药:植物吃进去,害虫吃植物后一命呜呼
这种农药施用后一般被植物迅速吸收。吸收的活性成分根据植物的生命活动传导到根茎叶等位置。活性成分可以在植物体内通过一系列代谢运作,形成更强的代谢物质。害虫一旦取食有毒植物就会丧命。内吸性农药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尼古丁类杀虫剂。
尼古丁类农药包括吡格列酮、噻嗪等,尼古丁类农药耐吸性强,根系吸水力均好。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农药有颗粒杀虫剂。尼古丁类农药噻嗪对蓟马、蚜虫、螨虫等吸食性害虫效果优良。这种杀虫剂也有一定的作用,如堵住害虫的入口,不让害虫进食,饿死。
四、熏蒸型农药:进攻害虫的呼吸系统干掉害虫
熏蒸型农药在使用时变成有毒气体,有毒气体通过害虫呼吸系统进入害虫体内,也就是说即使害虫不吃不接触,也可以将害虫干掉。
熏蒸型农药的典型是磷化铝。这是一种谷仓杀虫剂。但在其他方面,具有熏蒸作用的农药仍然较多。例如敌敌畏、毒死蜱都具有熏蒸作用。一些农民选择中午喷洒敌敌畏防治爆发性稻飞虱。就是希望把红外的熏蒸作用发挥到极致。
特异功能昆虫调节剂:用激素等来消灭害虫
特异昆虫的条件是调节害虫的生长发育,杀死害虫。第一种就是控制昆虫生长的杀虫剂。许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蜕皮。这类农药通过控制其脱皮而发挥作用。第二类是诱变剂等,最具代表性的是性诱变剂。这种农药通过特定激素诱导害虫聚集消灭或棒打鸳鸯,破坏害虫交配或产卵。第三种是回避剂。特殊的物质可以使害虫远离。
不管是冲动诱惑挡不住的性引诱剂,还是让害虫不能健康成长的调节剂,毒性一般都是较低的,一般用来进行绿色防控。
结束语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各种农药的作用方式不是单一的。例如,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不仅会中毒,还会触杀。金字塔不仅具有触杀功能,还有强大的内吸作用。一些农药甚至有窒息作用。例如矿物油、细度较好的二价锰锌等都能窒息杀灭害虫。
农药对害虫有强大的杀灭作用,但对人类也不是有同样的毒害。毕竟昆虫等和人类仍然有不同的生命结构。目前备受推崇的生物农药,杀虫最终要回归一些基本杀虫原理。比如苏云金杆菌这样的生物农药,最终是害虫取食苏云金杆菌分泌的毒蛋白中毒而死亡,属于胃毒杀虫方式。